新冠疫苗成功研制!背后英雄是她,这才是我们应该追一辈子的偶像!

作者:admin 发布日期: 2020-04-03 二维码分享

终于,我们在疫情的重重雾霾下,迎来一个重磅好消息:我国成功研制重组新冠疫苗,已经获批启动临床试验!
有多重磅呢?
就在上个月,特朗普还因为疫苗,和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当庭大吵了一架。他催着开发疫苗,但是院长斩钉截铁地告诉他:
就算按照火箭速度推进,也得至少一年!
现在,这个.强武器由中国率先研制出来,不得不说一句:厉害了,我的国!
这个重磅消息一出,话题一夜阅读量超过6亿,十几万人在网上欢欣雀跃,手抖着点赞。

疫苗利剑出鞘,她就是造剑大师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陈薇带领团队大年初二就进驻武汉,迅速投入工作,已经在武汉坚守了一个多月。
“早上8点到实验室准备,凌晨4点回宿舍睡觉。”一同前去一线的院里同事说,这就是他们抗疫的每一天日常。
没有时间吃午饭,就在会议室凑合泡面。
高强度的连轴转工作,拼就了比火箭还快的陈式抗疫速度。
刚到一线,陈薇团队就迅速搭建起核酸检测平台,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,大大缩短了核酸检测时间,加快了确诊速度。陈薇团队到达的十天之内,武汉就累计检测了43000多例样本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3月16日,陈薇团队又率先研发出了重组新冠疫苗。全世界,..。
陈薇说,疫苗是终结新冠疫情.有力的科技武器。拥有自主研发的疫苗,是我们的大国风范。
她的显赫战绩可不只是新冠疫苗。
她不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,还是军事医学研究院少将,2003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,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,文韬武略集于一身。
她是中国首席生物武器防御..。
她成功研制了我军20年以来批准人体研究的..个基因工程炭疽疫苗。
她研发的抗病毒喷雾剂,让全国14000名医护人员免于非典病毒感染。
她成功研制出世界..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,被誉为“埃博拉终结者”。

从1991年参军到如今,30年来陈薇与毒为伍,与疫同行,为疫区无数生命打开了希望之门。
她,是名副其实的巾帼英雄。
1966年出生的浙江人陈薇,从小就是“校花”兼“学霸”式的人物。
18岁读浙大,爱跳舞,爱写作,后保送清华,研究生毕业后特招入伍,32岁从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毕业。
三十年来,陈薇的研究对象很恐怖,有鼠疫、炭疽、埃博拉……全是烈性病毒。
同事在转业前,还特意劝她:陈薇,你少搞这些魔鬼课题研究。
但是陈薇停不下来。
“生物技术是把双刃剑,它能用于国计民生,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,很难防御。”
一想到这些东西可能用于战争和恐怖袭击,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性的后果,她就对铸造生物盾牌,有一种使命感和紧迫感。
危急时刻见行动,防疫战场显担当。

从2003年非典,到如今的新冠,她都..时间跑到了战斗的.前线。
2003年,SARS肆虐。陈薇团队在国内率先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,确定是非典元凶。
出于科学的敏感度,她意识到,自己三年来一直研究的一种用于丙肝的干扰素,可能对非典有用。
她..个连夜进入安全三级(p3) 负压实验室,立即开展病毒研究。
人在负压的环境里会缺氧,还会伴随剧烈的头痛。
在这种环境下工作,一次.多5个小时。
但是为了和病毒抢时间,她常常一待就是八九个小时。
进实验室前就开始不吃不喝,不上厕所,穿着成人尿不湿。加上身穿三层厚重的防护服,每次从实验室出来,都会虚脱。
实验关键阶段,她甚至连续48小时不眠不休,在.短时间内验证了干扰素的有效性。
为了申报临床提交材料,又是连续奋战72小时,完全没有合眼。
长时间的疲劳导致头部血管痉挛,异常疼痛。疼得无法忍受时,她只能一边用双手紧紧地揪住头发来缓解疼痛,一边继续工作。
非典期间,她跑遍了全国83个定点医院,在高危人群中指导用药,收集数据。
为了采集样本,她深入一线,每日与高浓度的非典病毒零距离接触,面临着巨大的生命危险。
全国共有14000名医护人员使用了她所研发的“重组人ω干扰素”喷鼻剂,无一例感染。
因为在SARS抗疫期间的突出贡献,陈薇获得了“2003年度全国十大杰出青年”和“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杰出奖”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很多人问过她:去疫区那么危险的地方,万一回不来怎么办?
她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,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:穿上这身军装,就意味着这一切都是你该做的。
“我愿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,为受困疫区的生命打开希望之门。”
这是一位战士的坚韧,也是一名英雄的担当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2008年,陈薇又先后参加汶川卫生防疫、北京奥运核生化反恐防护等工作。
2014年,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,传染性极强,迅速向外蔓延,死亡率高达50%至90%,病毒潜伏期2至21天,全球恐慌。
为了将疫情挡在国门之外,又是陈薇,率队赴非,研发出世界..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,实现了中国疫苗在境外临床试验的“零突破”。
 由于中国陈薇团队的新基因疫苗推广,世卫组织2015年宣布,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在塞拉利昂已经终止。
那一刻,全世界因为陈薇,对中国人竖起大拇指!

对此,陈薇的态度是:我相信,我们国家科研人员的速度,不会亚于美国!
那么我国的新冠疫苗还要等多久呢?
17日晚间,白岩松在《新闻1+1》里连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..吴尊友,问过这么个全国人民关心的问题。
根据吴尊友的分析:如果完成三期临床试验,.后得出结论疫苗有效,.短也需要六个月的时间。
看上去颇有点中美两国拼手速的意思。
结果无论是哪国先,疫苗是终结新冠病毒.有力的科技武器,有了这个疫苗,数以千计的人,就不会再被病毒夺去生命,这是不会变的。
然而,美国这个临床,全面验证是否有效还需要1年到1年半……
只怕,成千上万的老人、重症患者,等不到那个时候,就要去向上帝控诉特朗普特不靠谱了。
所以,相比之下,我更看好中国!
因为陈薇院士说:
我国率先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,按照国际的规范、国内的法规,已经做了安全、有效、质量可控、可大规模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。
也就是说,我们已经做好了,随时开展正式临床的所有准备!
一旦疫苗正式临床,就将是全人类的福音,也会再一次彰显中国速度,彰显中国的大国担当。

距离彻底战胜疫情的日子,越来越近,愿天佑中华,为陈薇院士加油!!


本文..归原作者所有,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,我们将立即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