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新工科”建设进入再深化的新阶段

作者:admin 发布日期: 2019-11-01 二维码分享

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10月31日讯(见习记者 梁丹 记者 董鲁皖龙)今天,在教育部举行“教育奋进看落实”第4场新闻通气会上,记者获悉,当前新工科建设正在进入再深化的新阶段,正在从轰轰烈烈向扎扎实实进行转变。新工科建设不仅正在改变高校的教学行为、人才培养方案、评价体系与资源配置方式,也正在改变着工科学生的人生命运,更改变着产业的竞争格局,正在重塑国家竞争力在全球的位置。

优化本科专业机构,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是“新工科”建设的一大重点。2019年,我国新增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点196个、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点25个、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点96个、物联网工程专业点14个、网络工程专业点5个;撤销网络工程专业点8个、工业设计专业点7个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点7个、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点6个等共计416个。

培养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、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,是“新工科”建设的一大目的。为了推动社会**资源向育人资源流动,目前依托高校资源,我国已布局建设了4个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,以培养满足产业需求、涵盖集成电路全环节、工程和创新能力兼具的集成电路人才作为核心目标。

在全国范围内,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“百花齐放”。数据显示,2018年全年累计有1073所本科高校(占所有本科高校的86%)与498家企业合作立项17608项,企业提供经费及软硬件支持约77.44亿元。2019年,面向社会征集的、本年*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,华为、腾讯、百度、浪潮、谷歌等324家企业通过审核,这些企业为高校带来了10647项合作项目,约21.7亿元的经费及软硬件支持,其中直接经费支持约3.26亿元,同比增长36.4%。

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.0、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、开展“新工科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项目”论证、组织推动多校建设人工智能教学资源……这些项目通过创新组织模式和课程资源,为“新工科”建设提供了发展动力。

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